来源:anbo104.com 发布时间:2025-04-23 18:14:45 人气:1 次
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,半导体行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,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。然而,半导体产业链上的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,一直是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条件。2025年,面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趋势,半导体行业如何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实现自主可控,成为
全球供应链重构:2025年半导体行业“卡脖子”技术突围路线图(附企业案例)
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,半导体行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,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。然而,半导体产业链上的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,一直是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条件。2025年,面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趋势,半导体行业如何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实现自主可控,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半导体产业链大概能分为上游的材料与设备、中游的制造与封测,以及下游的应用与终端产品。在上游的材料与设备领域,光刻胶、掩膜版、光刻机等关键材料与设备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,成为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卡脖子”环节。在中游的制造与封测领域,高端制程技术、先进封装技术等也是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。而在下游的应用与终端产品领域,虽然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,但在高性能芯片、核心IP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。
光刻胶: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芯片的制造质量和良率。然而,目前我国在高端光刻胶领域仍依赖进口,国产光刻胶在性能、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比较大差距。
掩膜版:掩膜版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部件,用于将电路图案转移到芯片上。我国掩膜版产业起步较晚,技术水平和产能均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比较大差距。
光刻机: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设备,其精度和稳定能力直接影响芯片的制造质量和良率。目前,全球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几乎被荷兰ASML公司垄断,我国在光刻机领域仍面临较大挑战。
高端制程技术: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半导体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分析,随着芯片集成度的逐步的提升,高端制程技术已成为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。然而,我国在高端制程技术方面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比较大差距,制约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。
先进封装技术:先进封装技术是提高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的关键手段。我国在先进封装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,但仍需加强研发和创新,提高自主可控能力。
高性能芯片:高性能芯片是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。我国在高性能芯片研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,但仍需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,提高自主可控能力。
核心IP:核心IP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我国在核心IP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,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体系建设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
针对半导体行业“卡脖子”技术的现状与挑战,本文提出以下突围路线图,旨在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。
以下是一些国产半导体企业在“卡脖子”技术突围方面的成功案例,这一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、产学研合作、国际合作等方式,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华海诚科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材料研发与生产的公司。面对光刻胶这一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,华海诚科通过收购华威电子,获得了全球环氧塑封料市场的领头羊,并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封锁。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,华海诚科在光刻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,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上海微电子是我国光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。面对国外厂商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,上海微电子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,成功突破了28纳米光刻机技术瓶颈。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,也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未来,上海微电子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,推动光刻机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应用。
立昂微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硅片研发与生产的公司。面对国外厂商在高端硅片领域的垄断地位,立昂微通过自主研发和产能扩张,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。目前,立昂微的12英寸硅片产能已达到30万片/月,成为全世界领先的硅片生产商之一。未来,立昂微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,推动我们国家半导体硅片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长电科技是我国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领军企业。面对AI芯片对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需求,长电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,成功布局了车规级Chiplet封装技术。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芯片的封装效率和可靠性,也为我国AI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未来,长电科技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,推动我们国家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江门嘉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,是国内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导热胶膜和高导热金属基板的企业。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PF封装膜、金属基覆铜板,破解了国外企业“卡脖子”难题,导热性比传统的环氧树脂填充玻璃纤维系统高约5-20倍,降低模块运行温度,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。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(广东·江门赛区)暨2024年江门市“科技杯”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,企业以泛半导体封装膜材技术勇夺成长组一等奖,获得50万元奖金。
2025年,面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趋势与半导体行业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挑战,我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,突破关键材料与设备瓶颈,发展高端制程与先进封装技术,拓展下游应用与终端产品市场。
如需知道更多半导体行业报告的详细情况分析,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半导体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。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(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,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)